正文 第62章 日本的反扑
最新网址:www.ibiquxs.info
    (女生文学 )    在第101师团和106师团团灭的消息传到上海派遣军驻地时,此时的上海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正在飞往日本的飞机上。

    松井石根,1878年7月27日出生在日本爱知县爱知镇的牧野字村,是旧名古屋藩士、汉学家松井武国的儿子。他的先祖曾是日本战国的名将,静冈县二俣城的城主松井宗信,松井石根生来身材短小,而且体弱多病,但性格倔强。松井家祖上世代为将,继承武家门第成为他日后从军的原因之一。1885年,一些旧士族在东京开办了专门培养军人的成城学校。1890年,松井石根进入成城学校。父亲送松井去军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,当时日本军校不收学费,一切费用都由参谋本部负担,他们的目的就是为日本帝国培养最优秀的军事人才,严格的校纪,使他受到锻炼。1893年,入中央幼年学校,三年后进陆军士官学校第9期。1898年以第二名毕业。同学中还有后来成为大将的荒木贞夫、真崎甚三郎、本庄繁、阿部信行四人。同年,他获得天皇赐予的银质怀表,被授予少尉军衔。接着进入日本陆军大学校。

    1904年明清战争爆发,松井石根中断学业,随日军进入远东地区与清军作战。战后松井回国,继续就读陆军大学,并于1906年毕业,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天皇赐予的军刀,同时因他在明清战争中表现突出而获2枚勋章。晋升为步兵大尉。后曾任日本参谋本部中国班班员、驻南明广东武官。

    1915年,松井调任驻上海武官。1918年升步兵大佐,次年任日军步兵第39联队长。1922年当日本出兵西伯利亚干涉俄国革命之际,松井任马加丹派遣军情报参谋,后调任海参崴特务机关长,成为军界的一名“中国通”,他四处收买汉奸,布置间谍网,收买马贼汉奸,勾结前清遗老,挑起中国内部不和,并因此受到上司嘉奖。次年晋升为陆军少将。

    1924年任日军步兵第35旅团长,1925年调任参谋本部第二部(情报)部长。从而“得以专心从事于平生最为关注的中国问题”。在任内大力资助中国工人省港大罢工,打击英国在华势力。

    1927年升陆军中将。同年,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东京召开著名的东方会议,制定对中国的方针政策。松井石根出席了会议,并在会上做了关于中国政治形势的报告。1927年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却突然宣布下野,跑到日本去寻求支持,也是通过松井石根的介绍才见到首相田中义一的。在与田中的会谈中,日本政府承诺在经济和军事上支持蒋,但希望蒋介石以东北的利益相交换,蒋推托东北仍在军阀朱启睿的控制下,等他统一中国就把东北利益交给日本。1928年8月任日军第11师团长。

    1932年,松井作为日本陆军全权委员,出席了在日内瓦举行的一次裁军会议。会上,他看到明日代表进行着激烈的争论,而白人则宛如裁判一般从中“调解”,这更加坚定了他推行“大亚细亚主义”的决心:“日明间的问题要在日明间解决;要将白人统治下的亚细亚重新变为亚细亚人的亚细亚。”1933年,松井从日内瓦回国,立即发起了成立“大亚细亚协会”的运动。同年担任了军事参议官的要职。1933年8月1日,调任驻台湾日军司令官,10月晋升为陆军大将。

    1934年8月1日,再度调任军事参议官。此时,陆军内部皇道派与统制派的矛盾尖锐起来。1935年8月12日,统制派的灵魂人物,号称日本第一大脑的军务局长永田铁山被刺杀,松井因涉嫌此事,被迫于同月的28日引咎辞职,退出军界。

    1937年8月12日,日本大本营决定以第3、11两个师团组成上海派遣军,以支援驻上海的海军陆战队。松井石根因是公认的“中国通”和攻坚战专家而被重新征召入伍,担任上海派遣军司令。日本政府当然清楚,如果在上海发生战事,可能会引起国际社会对它的反弹。所以把松井石根这样一个后备役的将领找出来,让他指挥这场战争,从投入和这个当 初的设想来讲,都是准备在上海地区打一个局部战争的。但松井石根并不这么想。他在离开东京前,要求拨给上海派遣军5个师团,因为“他早就对上海和南京附近的地形作过调查,他已经想好了在一旦占领上海后就进攻南京。”他从东京出发时,又在车站对前来送行的近卫文首相和杉山元陆相等人宣称:“此番无论如何也要打到南京去!”。所以请首相您理解我这一点。近卫文有些诧异,他后来回忆,当时我感觉到一种不详的预感。59岁松井石根受命为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官,这将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扬名立功的机会了。他学写汉诗,有过这样的感慨。“汗了戎衣四十年,兴国如梦大江流,军恩未酬人将老,执戟又来四百州”。

    这次的上海作战,开始时日军由于兵力原因,受到南明蒋中正南明集团的有力打击,但由于南明政府武器落后,虽兵员重多,但还是败在了日军的强大攻势之下,甚至连首都南京都丢失了,而日军的上海派遣军改成的华中集团,却在增添了将近6个师团的兵力后,越发强壮,向着南明败兵南昌方向发起进攻。在他回日本之前,进攻日军已经时至南昌城之下,所以他才放心的上了飞机,回日本述职。

    当飞机飞越东京湾上空时,他从电台上接到了第101师团和106师团覆灭的消息,说实话,这对他的打击很大,因为电报上说,明军不仅有高于日本空军战力的飞机,而且火炮的强度也是日军所不具备的。这一切都说明了,是北明参战了。

    而此时,日本国内大本营总部。

    陆军大臣杉山元接到侵明日军华中派遣军的电报后,一阵慌乱。因为就在前几天,东京刚被北明空军轰炸过,损失惨重,连天皇都差点死去,所以他的心中对这次的日军进入明国作战还是很不满意的。在他的心里,很是惧怕大明北方政府的介入,并且还对入明的军队提出过警告,但却被已经被上海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华中军司令部给忽视了,所以这次接到北明政府介入了对日作战的消息,他的心中还是充满了恐惧,因为他对北明政府太熟悉了,那个高大的胖子只不过是领导了北明政府不到十年,整个大明北方便已经是欣欣向荣,其国民产值都已超过美国,一越而成为战后的最大商业帝国。虽然情报部门并没有传来北明扩军的消息,但杉山元知道,如果发生战争,那北明可以很快的便会组织起几百万的军队,并飞快的加入战争中来。

    “阁下,松井石根大将到了。”这时,门外传来一个声音。

    “请他进来。”杉山元说道。

    “杉山阁下。”板垣征四郎一进屋便向杉山元敬了个礼。

    “辛苦了,松井君。请坐。”杉山元摸着自已那锃亮的脑袋说。

    “哈!”板垣征四郎应声答道,并在一边的的椅子上坐了下来。

    “看看吧,这是华中军发来的电报。”杉山元把华中派遣军发来的电报递给了板垣征四郎。

    板垣征四郎接过电报纸低头看了起来。“呐尼?第101师团和第106师团玉碎,这怎么可能,就凭南明的那些武器装备?”他惊叫到。

    “是北方参战了,是那个胖子参战了。”杉山元说道。

    “呐尼?北方和南方不是不相往来吗?北方怎么参和进来了。”板垣征四郎说。

    “什么不相往来,前些时帝国军占领南京时,还没过几天,东京便遭到了轰炸,就这样,使得帝国元气大伤,怎么可以说是北方不管南方呢?早在上海事变发生时,我便提醒天皇陛下注意北方的反应,但天皇陛下却不值一顾。”杉山元说。

    “杉山阁下,反正帝国的计划也是先南后北,只不过是计划要稍作改变而已,既然北明已经参战了,那么我的想法是帝国可从朝鲜进攻北明,然后再修改一下进攻南明的计划,派出常设师团进攻南明,争取在三个月内平定明国。”板垣征四郎说道。

    “嗯,是得修改一下帝国的进攻计划了。哦,你在这里等一下,我进宫去禀报天皇陛下。这个消息相信陛下也已经知道了。”杉山元说道。

    当杉山元来到皇宫时,皇宫内已聚集着日本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、日本首相近卫文、日本海军军令部总长伏见宫博恭王等人。

    杉山元一进入室内,便发现昭和天皇的脸色有些潮红,登时他便知道,101师团和106师团的事情天皇已经知道了。

    “诸君,华中军的电报都看了吧,有什么想法都说出来吧。”昭和天皇说道。

    “陛下,臣认为这一定是北明参战的结果,南明决没有这样的军力能全歼我大日本帝国的雄兵。”闲院宫载仁亲王说。

    “臣附议。”一旁的伏见宫博恭王说。

    “陛下,早几天的东京被轰炸事件便是北明的手笔,而且帝国情报部门也报告说,近一时间,北明的军队正在大规模扩军,所以臣也认为是北明对皇军的精锐师团发动了攻击。”杉山元说。

    “近卫,北明对我们宣战了吗?”昭和听罢,扭头问再一帝的近卫文。

    “没有,陛下。但我国事实上进攻的也是明国,而且也没有宣战啊。”近卫文答道。

    “杉山,你们陆军部有什么想法没有。”昭和问杉山元。

    “臣这里倒是有一想法。”杉山元在来的路上反复想着松井石根的建议,对进攻明国的想法其实已是一点一点的完成了。

    “杉山君请说。”昭和说道。

    “臣是这样想的,我们可使朝鲜驻军在加强一、两个师团后从东北进攻北明,而华中方向上可加强五至六个师团进攻山东一线,这样可使北明首尾难故,而华中派遣军则专一进攻南明政府,同时我国可向英美要求物资援助,因为我们进攻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国,我想英美是会毫不犹豫的掏出这笔援助的。”杉山元说道。

    “近卫首相,对陆相的提议你有什么想法吗?”昭和天皇向近卫文问。

    “陛下,近期国内的资金是有些紧张,但听了陆相的话,臣有信心筹措武器物资,让帝国的陆军打好这一仗。”近卫文答道。

    “好,那参谋本部提计划来看。三天内答复吧。”昭和说。

    “哈!”闲院宫载仁亲王忙答道。

    “拜托了,这是帝国圣战。”昭和说。

    “哈!”众人一起低头答道。

    杉山元回到陆军司令部,带上了板垣征四郎便向着参谋本部而去。他们同闲院宫载仁亲王讨论了一天一夜,最后拿出了一个新的对明作战方案呈交给了昭和天皇。昭和天皇接到计划,看了一下后,点头同意了这个计划。

    1938年3月20日,日本的第五师团、第八师团、第十师团、第十六师团奉命南下上海方向,而第二师团、第七师团则奉命进入朝鲜。

    3月22日,日军第五师团在连云港登陆,突然发动攻击,防守此地的第三集团军韩复榘所部山东第二师,临阵脱逃,至使连云港未发一枪一弹便丧失在日军之手。朱启睿闻迅后大怒,登时便命令枪毙了山东第二师师长,撤消韩复榘第三集团军司令之职,递解入京。第三集团军司令员由社会党员刘伯坚接任,同时任命第李宗仁为战区长官,并命名徐州、连云港地区为第五战区。同时调第五、第八、第十六集团军进入江苏作战,第五集团军司令顾祝同调保定参谋大本营任参议,第五集团军司令由李宗仁接任。

    日军在连云港登陆后,一路所向披靡,一路上撵的第三集团军部队向放了羊一般。直到刘伯坚接任后,才止住了第三集团军的颓势。经过一番交战,刘伯坚才闹清楚登陆日军只不过是日军第五师团的一半兵力,即日军第21旅团。刘伯坚止住日军攻势时,日军已是离临沂不过50多里了。刘伯坚命令第五集团军在临沂城四周深挖战壕工事,并把朱启睿支援上来的炮兵部队依城摆开,才终于止住了日军攻势。但第三集团军也已无力回击,因第三集团军已损失人员达六万余人,急需整补。

    而同日,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部发出改组消息,日军第十、第十六师团编成为日本第二军,由寺内寿一任司令官,从上海出兵,直插徐州,徐州会战爆发。